全面突破技能学习的壁垒

打造智能化制造时代的主力军

济研动态
  • 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在哪些国家?

    1、半导体加工设备基本被日本,美国霸占。目前蚀刻设备精度最高的是日立。比如东丽,帝人的炭纤维,超高精密仪器,数控机床,光栅刻画机(这个最牛的也是日立,刻画精度达到10000g/mm ),光刻机(ASML)等等,这些是美日严格限制出口的。一个块CPU要制造出来,需要N多设备和材料。全球前十大半导体设备生产商中,有美国企业4家,日本企业5家。2、半导体材料生产半导体芯片需要19种必须的材料,缺一不可,且大多数材料具备极高的技术壁垒,因此半导体材料企业在半导体行业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日本企业在硅晶圆、合成半导体晶圆、光

  • 模具老师傅的经验,如何提高试模成功率!

    1. 了解模具的有关资料:最好能取得模具的设计图面,详予分析,并约得模具技师参加试模工作。2. 先在工作台上检查其机械配合动作:要注意有否刮伤,缺件及松动等现象,模向滑板动作是否确实,水道及气管接头有无泄漏,模具之开程若有限制的话也应在模上标明。以上动作若能在挂模前做到的话,就可避免在挂模时发现问题,再去拆卸模具所发生的工时浪费。3. 当确定模具各部动作得宜后,就要选择适合的试模射出机,在选择时应注意射出容量导杆的宽度最大的开程配件是否齐全等。一切都确认没有问题后则下一步骤就是吊挂模具,吊挂时应注意在锁上

  • 做机械的为什么一定要下车间?

    点”济南数控模具科技研究所”关注行业前沿、机械视频,数控加工技术、3D打印、工业机器人、生产工艺、模具、机床、等前沿资讯在这里等你哦!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聊聊“下车间”这事,为什么要下车间,下去干嘛?下车间,其实是一个机械人无法绕开的必经阶段,作为一个机械专业的学生,我们常常听到老师(他们自己可能都没有下过)和前辈们说:你一定要多去车间,没有经历过车间的锻炼,你是无法成熟与进步的。仿佛一个没有下过车间的设计工程师就像没有经过恋爱就结婚的新人一样,丝毫没有可靠的基础可言。那今天,作为一个过来人,

  • 凝心聚力,并肩作战,共同打赢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全文如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提出明确要求。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积极作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党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

  •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济南数控模具科技研究所与您相约2020!

    点”济南数控模具科技研究所”关注行业前沿、机械视频,数控加工技术、3D打印、工业机器人、生产工艺、模具、机床、等前沿资讯在这里等你哦!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智能仓储、智慧物流、数字工厂、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这些科技热词是不是一次又一次地撩动你的神经?令你震惊?兴奋?紧张?亦或是向往?身处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我们都不能再安于现状。拥抱新事物并积极改变是当代技能人才必备的职场心态!“机器换人、设备上网、数据上云”已经逐渐成为现实,这一连串的技术都离不开底层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当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

  • 中国机床 自强不息!

    12月18日,《经济日报》整版刊发了“中国机床
    自强不息”一文,特转此文,共忆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历程。机床一直被称作是“工业母机”,而以机床行业为支撑的装备制造业,更是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石。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战略谋划及总体布局下,经过“一五”“二五”的努力,我国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机床工具工业体系。改革开放至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走自主发展之路,总体水平快速提升。“70年来,我国机床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和进步,产业能力和国际地位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沈阳机床重组落定,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成第一大股东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将投入35亿元,占沈机集团57%股份;投入18亿元,占沈机股份29.99%股份,沈机股份和沈机集团自此不再有股权关系,各自独立经营,业务各有侧重。沈机50万元以内的债权将全额现金清偿,大额金融债权综合清偿比例为26%,非金融债权可选择一次性按15%比例清偿,或者按30%比例在三年内分期清偿。在启动破产重整4个月后,曾经的机床龙头企业沈阳机床完成了重整流程。11月16日,受理沈机集团及沈机股份破产重整案的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民事裁定书,两家公司的重整方案分别获批,终止公司的重整程序。另据沈机股份11月16日

  • 一支圆珠笔,划开“中国工厂”的真实面纱

    前不久刷屏互联网的纪录片《美国工厂》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引起了广泛关注:美方管理人员到福建福耀厂“取经”如何提高美国工人效率时“大开眼界”,中国工厂高效的背后是对工人“军事化”的管理——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每月只休息一两天……有网友开始一边倒地定性:这就是“中国工厂”的真实面目,规范、高效,却极其“残酷”。自然地,人们再次加重了对“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即核心竞争力是依靠广大蓝领工人整齐划一的流水线组装,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人口红利带来的优势。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在中国确实有着大量的高效工人,但还有一类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电话:18769721970


邮箱:sdskpx@126.com

地址:济南市章丘区圣井街道潘王路20333号A4栋

济南数控模具科技研究所

济南数控模具科技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18769721970
18769721971
15165118752
潘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刘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全企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